欢迎光临升邦信息网
详情描述
章鱼有9个大脑?鱿鱼和乌贼怎么区分?海鲜名称背后的趣味生物知识

🐙 一、 章鱼真的有9个大脑吗?
  • 答案是:某种程度上是的,但这是一种特殊的“分布式大脑”结构。
  • 详细解释:
  • 一个主脑: 章鱼确实有一个位于头部、包裹着食道的中央大脑(中枢神经系统)。这个大脑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、学习、记忆和决策。
  • 八个“副脑”: 章鱼的八个腕足不仅仅是手臂,它们拥有极其发达的神经系统。每个腕足内部都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索,其中包含了数量惊人的神经元(章鱼全身的神经元有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腕足上!)。这些神经索可以独立协调腕足的运动、触觉、味觉(腕足上布满味蕾)甚至简单的“决策”。
  • 分布式处理: 这种结构就像一个“中央司令部”(主脑)加上八个“区域指挥部”(腕足神经索)。主脑可以发出高级指令(比如“去抓住那个螃蟹”),但具体如何移动、缠绕、感知猎物等细节操作,很大程度上由各个腕足“自行处理”。这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和灵活性,让章鱼能同时用多条腕足做不同的事情。
  • 为什么说“9个大脑”? 这是对章鱼这种独特神经系统结构的一种形象化、通俗化的说法。严格来说,它是一个高度去中心化的神经系统,拥有一个主脑和八个具备强大自主处理能力的神经中心(巨型神经索)。这种结构在动物界非常罕见且高效。
🦑 🐙 二、 鱿鱼和乌贼怎么区分?

鱿鱼(Squid)和乌贼(Cuttlefish,也叫墨鱼、花枝)都属于头足纲,是近亲,但仔细观察,区别还是很多的:

特征 鱿鱼 (Squid) 乌贼/墨鱼/花枝 (Cuttlefish) 1. 身体形状 细长锥形,像标枪或火箭。 横截面更接近圆形。 宽扁椭圆形,像钱包或小提包。 身体更厚实,背部隆起明显。 2. 内壳 透明、柔韧的角质“笔” (Pen)。 像一片透明的塑料片,支撑身体。 石灰质的硬“海螵蛸” (Cuttlebone)。 多孔、质轻,有浮力调节功能。常被捡到沙滩上或给宠物鸟补钙。 3. 鳍 身体末端两侧各有一个较小的菱形或三角形鳍。 主要用于游泳时的稳定和转向。 身体两侧边缘有一圈宽大的鳍,像裙边一样环绕整个胴体一周。 游泳和悬浮时波动提供主要动力。 4. 腕足和触腕 10条腕足(8短+2长带吸盘的触腕)。 触腕可收缩进囊内。 10条腕足(8短+2长带吸盘的触腕),但触腕不能完全收缩进头部下方的囊袋。腕足上的吸盘通常带柄。 5. 游泳方式 高速喷射推进的游泳健将。 依靠喷水漏斗快速游动,鳍辅助稳定。 更擅长利用鳍波动进行优雅的悬浮和慢速移动,也能喷射推进但不如鱿鱼快。 6. 生活习性 多为大洋性快速游泳种类,常成群活动。 多为近海底栖性,常在海底或靠近海底活动,擅长伪装变色。 7. 食用口感 肉质通常更紧实、有嚼劲(尤其身体部分)。 肉质通常更厚实、软糯,风味更浓郁(尤其裙边/鳍)。

简单记忆法:

  • 鱿鱼: 身体细长像标枪,内壳是透明笔鳍在尾巴尖
  • 乌贼: 身体宽扁像钱包,内壳是白骨头鳍像大裙边
🦐 🦀 🐟 三、 海鲜名称背后的趣味生物知识

海鲜的名字往往蕴含了古人对它们的观察和理解,非常生动形象:

虾蛄 (皮皮虾 / 濑尿虾 / 螳螂虾):
  • 趣味点: 它的学名“虾蛄”听起来就很凶猛。俗名“濑尿虾”源于它被抓时尾部会喷出水流自卫,像小孩“濑尿”。“螳螂虾”则是因为它第二对颚足像螳螂的前肢一样发达有力,能瞬间弹出击碎贝类、螃蟹甚至玻璃!它是动物界攻击速度的冠军之一(加速度超过子弹)。
石斑鱼:
  • 趣味点: 名字来源于它身上常有的深色斑点或斑纹,像石头上的苔藓或斑点。很多石斑鱼是“雌雄同体,雌性先熟”的,即年轻时是雌性,长大到一定体型后会变成雄性。
多宝鱼 (大菱鲆):
  • 趣味点: 名字“多宝”寓意吉祥(招财进宝)。它的身体扁平,呈菱形,两只眼睛都长在身体朝上的一侧(左侧),这是比目鱼家族的典型特征——为了适应在海底侧卧生活,幼鱼时期眼睛会“搬家”到同一侧。
蛤蜊:
  • 趣味点: “蛤”字古义指一种有壳的软体动物,“蜊”可能指其贝壳内壁的光泽(有“丽”的意思)。很多蛤蜊(如文蛤、花蛤)拥有强大的足肌,能瞬间收缩,利用闭壳肌的力量把水从水管喷出,推动自己在沙里快速下潜或短距离跳跃。
带鱼:
  • 趣味点: 名字非常直白,形容它身体又长又扁,像一条银光闪闪的带子。带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上下颌长满尖锐的牙齿。它们通常竖立在海水中,头朝上尾朝下,伺机捕食。
鲳鱼 (银鲳/金鲳):
  • 趣味点: “鲳”字形象地描绘了它身体侧扁、高而短的形状(“昌”有盛、大的意思,形容其宽扁)。它们游泳主要靠快速摆动的背鳍和臀鳍,身体几乎不动,像在水里“飘”一样。
生蚝 (牡蛎):
  • 趣味点: “牡”指雄性,“蛎”指坚硬有壳的生物。古人观察到大多数牡蛎是雌雄异体,但也有一些种类是雌雄同体或会变性。“蚝”字更强调其食用价值(“豪”指大)。它们是著名的“海洋滤食器”,一只牡蛎一天能过滤上百升海水。
海虹 (贻贝 / 淡菜):
  • 趣味点: “贻贝”是学名,“淡菜”是晒干后的名称(因加工时少盐或无盐)。“海虹”这个俗名非常形象,因为它的贝壳表面常有一层深紫褐色或黑褐色的壳皮,在阳光下会呈现出彩虹般的金属光泽(尤其是翡翠贻贝)。它们用坚韧的足丝把自己牢牢固定在岩石等物体上。

这些只是冰山一角!海鲜的世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和有趣的故事,下次品尝美味时,不妨也了解一下你盘中餐的“身世之谜”吧!😄